对于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居民来说,位于潮南区峡山街道的广祥路是再熟悉不过的一条商业街。在广祥路中段,有一间充满文化气息的店面,名叫“自劳地”。这里是名副其实的街区艺术发生地,也是不少“老峡山”的艺术启蒙地。
最近,有人发现这间始创于1988年的画廊开始转型。以往这里以书画艺术为传统主打卖点,书画是几十年不变的主角。如今,画廊大厅的陈列柜上,摆上了国画茶盒、剪纸摆件、书法工夫茶具等各式有趣实用的文创品,散发着浓浓传统文化韵味,让人眼前一亮。从置身繁华街市、以艺术为卖点的“自劳地”发展转型,折射出潮汕地区书画艺术及文创产业的变迁和动向。
书画氛围与商贸业同时兴起
设区至今有18年的潮南区,是汕头市最年轻的行政区。2003年未设区以前,峡山作为一个镇,归原潮阳市(当地人习惯称为老潮阳或大潮阳)管辖。峡山具有悠久的历史,当地人认为,自从明朝在此设圩(即集市)以来,峡山就成为粤东商品集散地。
在19世纪汕头开埠之初,峡山是重要的商埠中心,有大埠头的美称,商埠成为峡山的重要印记。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峡山商贸达到了鼎盛,峡山“小香港”的别称在那时流行开来。
“准确来说,峡山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书画艺术氛围。那时候,书画爱好者不多,大家惺惺相惜,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氛围,真是令人怀念。”潮阳区书法家协会顾问马三秋说。马三秋今年76岁,对于老潮阳的书画发展历史来说,不仅是亲历者还是见证者。
据马三秋介绍,改革开放前,老潮阳活跃的书画家仅有十来人,每个人都是在家里或者单位里挥毫为乐,甚少外出交流,更别说寻得一处地方供大家交流艺术。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农村里新建的民居越来越多,为新建民居题写门楣匾额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潮汕传统民居‘下山虎’大门上方通常都有石刻的匾额,比如‘某某世家’等。当时会写字的不多,有人新建民居前总要找书画家题字,如此一来,老潮阳的书画家之间交流越来越多。说是交流,其实也有一定的竞争含义,书法家之间都难免要比一比写的字好坏。氛围也在那个时候逐渐形成。”马三秋说,峡山的书画氛围兴起跟商贸氛围活跃,都处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者虽无直接联系,但是当时在商贸繁华的时候出现“自劳地”这样一个画廊,让人眼前一亮。
繁华商业街上独特的文化存在
“自劳地”这个词,年轻群体或许十有八九不知其意。事实上,在潮汕话的语境里,“劳”与“留”同音,“自劳地”与“自留地”不仅谐音意思也相近,根据汉语词典,自留地指的是中国在实行农业集体化以后留给农民个人经营的少量土地,产品归个人所有。因此,“劳”自可解释为劳动、耕耘。
“自劳地”画廊的创办者是今潮南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郑少雄,他解释说,“自劳地”意思是自己的田地自己耕耘,自己收获劳动成果。1983年,他在潮阳峡山镇邻镇——和平镇的一所中学教美术课,是当时唯一一名专职的美术老师。在学校教书的时候,郑少雄经常组织举办主题性展览,丰富师生们的课余生活;寒暑假时,他就利用假期时间开办艺术培训班。
“1984年起,每年的母亲节我都会组织举办节日主题展览,学校里好几个爱好书画艺术的老师踊跃参与,展览结束后还经常到我宿舍交流。我在宿舍设了一张书法桌,这张桌子成为我们艺术交流的新天地。”郑少雄回忆说。
后来,和平镇文化站组织第一届和平镇书画展,获得展出的几十幅书画作品在和平镇中寨小学展出。郑少雄记得当时观展的人很多,大家交流气氛非常好,“自己的作品能够在首届全镇书画展里展出、被别人观赏,在当时来说令人振奋。”
1988年,郑少雄决定在校外开办一个书画廊,以艺术交流为主要目的,地址位于峡山东山路的自建房首层。在马三秋看来,这在当时算是大胆的尝试,这个画廊也算是最早一家,“从某种意义来说,开设画廊活跃了当时的书画艺术氛围,行内人知道有这么一处画廊,大家没事都往里钻”。
1999年,“自劳地”画廊搬到广祥路东段。那年春节,郑少雄组织朋友一起在画廊门口挥毫泼墨,并把对联送给过往群众,广受欢迎。2003年又搬到广祥路星光书店旁边,之后又搬到现今的地址,画廊空间也比以往要大得多,那时候的广祥路,沿街商铺也多了起来,画廊在这条繁华街市中仿佛独特的存在。
“95后”返乡推动画廊转型
虽然画廊经过多次迁移,且逐步向峡山商贸繁华地段靠拢,但是其文化服务功能仍保持原来的模式,即卖画、裱画、艺术培训。2020年5月,郑少雄的儿子郑一见从广州回到家里帮忙,开始谋划改变画廊的传统面貌,提升其文化服务功能,增加文创、传媒等功能。
郑一见是一名“95后”,对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他曾在主流媒体实习、工作了近两年时间,对于影视拍摄记录、新媒体平台运营有一定的见解和经验。从决定回到家里帮忙那一刻起,他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拉近传统文化艺术与人们的距离。
前期的调查了解必不可少。2020年6月起,郑一见通过走访书画名家、文创产品经理,了解业内人士的一些看法;这样还不够,夜深人静时他还“啃”着书本……经过综合考虑,他决心用文创理念接力经营,让传统画廊转型升级为艺术综合馆。
有了明晰思路后,郑一见白天拜访潮汕非遗技艺大师;晚上发挥自己新媒体平台运营的能力,开辟了线上展示、宣传平台,将自己拍摄剪辑的小视频在平台上传播。去年他还到杭州、深圳等地的文博会参观,吸取创作灵感。今年,他对馆内的布局和装饰进行改造,增设了访谈室、直播间及相关设备,为传媒功能打下硬件基础。
去年国庆节期间,“自劳地”策划了一场为期4天的“艺术市集”。说是市集,其实是把具有潮汕非遗文化特色的文创小物件纷纷拿出来亮相,现场不仅有潮汕英歌舞装扮的人员亮相,还有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文化创意产品的新魅力,一时间门庭若市,连郑少雄也感到惊讶:“原来潮汕非遗还能这样‘变’,小小的市集也引来这么多人参观、体验”。
“文创产品不只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种文化表达。非遗文化也可以这样转化,能够拉近与人们之间的距离。”郑一见高兴地说,消费者到实体店,越来越需要沉浸式的体验,大家不仅是想买一件文创产品,而是想了解这件产品背后的故事、制作的过程,可以摆在家里,还能向亲友讲述。“自劳地”艺术综合馆就提供这样的平台和服务。
在他的不断尝试和努力下,“文创”的韵味开始在画廊中散发开来:国画、剪纸作品纷纷化身便携的台面摆件、茶叶礼盒,摆在了画廊的柜子上,既保留有观赏价值也具有实用性,“消费者愿意为这种体验付费,相应的产品也能实现增值。”
如今,作为艺术综合馆的主理人,郑一见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艺术综合馆打造成为一个美学空间,带动更多传统手艺人加入进来,通过文化创意的方式形成一个产业,推动具有潮汕特色文化内涵的产品更多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实现文化的传承。